欢迎来到 化工舆情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化工书籍 > 正文

结合虚拟现实与非侵入性脑刺激技术 无需手术即可增强空间记忆

时间:2024-11-05 作者:佚名 来源:河北省科学技术厅

  

  有针对性的脉冲不会给试验参与者带来不适。图片来源: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

  科技日报北京11月3日电(记者张梦然)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的两个实验室联合开发了一种独特的实验装置。该装置整合了非侵入性深层脑刺激、虚拟现实(VR)训练以及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技术,目的是增强人的空间记忆能力。发表在最新一期《科学进展》杂志上的这项研究成果,展示了通过向深层脑区施加无痛电脉冲,即可提升大脑能力的新技术。

  随着年龄增长,人们往往会发现记住物品的位置变得越来越困难。研究团队试图找到一种不需要手术或药物就能改善空间记忆的方法,以应对老年人、脑损伤和痴呆症患者这一群体所面临的问题。

  为实现这一目标,他们在参与者头部放置了4个电极,这些电极用于刺激海马体及其周围的结构。这种非侵入性技术被称为经颅颞叶干扰电刺激(tTIS),其能发出精准的目标脉冲而不会引起任何不适感。

  随后,参与者戴上VR眼镜进入虚拟世界。在这个世界中,他们需要穿越多个地点并记住重要的地标。这个沉浸式的虚拟环境使研究团队能准确评估参与者在接受tTIS刺激时的空间记忆和导航表现。

  实验结果显示,在接受刺激的情况下,参与者回忆起目标位置的速度有了显著提升。这表明,对海马体的刺激可能暂时增强了大脑的可塑性,当这种刺激与虚拟环境中的训练相结合时,可有效提升空间导航能力。

  整个实验过程均在fMRI扫描仪内完成,团队获得了大脑活动的即时影像,从而完整监测了海马体响应情况。他们认为,tTIS、VR和fMRI三者结合提供了一种可高度控制且创新的方式,用以探索大脑对刺激的反应以及这种反应对认知功能的影响。

  【总编辑圈点】

  在大脑开始变得健忘时,我们会深刻认识到记忆能力是多么重要。可想而知,那些脑损伤患者和认知退行性疾病患者等特殊群体,在记忆能力严重退化后,不得不承受其所带来的种种不便和痛苦。某些药物以及手术手段,或许有助于改善大脑记忆功能,但其可能带来的副作用也不容忽视。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和经颅颞叶干扰电刺激来增强患者的记忆能力,避免了对大脑的物理性侵入,为改善大脑记忆功能提供了另一种思路。

  


原文链接:https://kjt.hebei.gov.cn/www/kxpj22/kjqy89/323318/index.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化工舆情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兴业电子商务股份有限公司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联系电话:010-69940054 010-80447989 监督电话:1727675229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huanbaofzxczx@163.com  客服QQ:2834255374 通联QQ:3404733191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