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访问化工舆情网!
化工舆情网

当前所在:首页 > 化工产品 > 正文

滁州市天长市五大举措推进国家创新型县(市)建设

发布时间:2024-11-05 来源: 安徽省科学技术厅 作者:佚名

  一是用好“关键一招”,抢占科创“制高点”。坚持把创建国家创新型县(市)作为引领天长市高质量发展的战略举措,组建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双挂帅的科技创新委员会,建立市镇联动、部门协同工作机制。紧扣国家级创新型县(市)建设目标,立足天长产业基础和研发优势,制定建设国家级创新型县(市)三年行动方案,明确六项重点任务,每季度通过常委碰头会调度招才引智、科技创新等创建工作,把成绩晒出来、把问题摆出来,推动各单位之间你追我赶、奋勇争先。

  二是实施“栽树工程”,培育科创“参天树”。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通过“创业孵化”培育一批、“双招双引”引进一批、“千企升级”提升一批,加速推进高新技术企业“规模化”和规上企业“高新化”,聚力培育科创企业森林。截至2024年9月底,全市已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162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05家、科技型中小企业417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7家,天康集团获批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英发睿能成为滁州首家独角兽企业,埃克森科技获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三是强化“双招双引”,汇聚科创“主引擎”。聚焦滁州八大产业链,特别是新能源汽车产业,成功招引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宋卫国教授团队创立海玛特机器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毛鹏教授创业团队创立长信科威、沈阳工业大学李来时教授团队创立电仪股份、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鲍岩松教授团队创立岩悦智能科技。成功引进南京邮电大学岳东院士及德国皮特·萨赫逊院士,分别与天康集团、普力斯特合作申报省级院士工作站。近年来,天长先后引进院士21名、国家级领军人才29名、博士及以上高层次人才350名,建成院士工作站3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4家。

  四是加大“投入力度”,筑牢科创“硬支撑”。不断加大科技创新投入,2023年全市财政科技支出达3.87亿元,占全部财政支出的5%,增长39.8%。出台进一步支持科技创新十条政策,修订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每年为300余家科技型企业兑现各级科技创新奖补政策资金5000万元,兑现税费减免政策超2亿元。投资1亿元建成人才大厦,让高层次人才“下楼就上班、安居又乐业”。举办安徽“双创汇”走进上海暨天长市第32届人才科技节等活动,天长城发集团投资1.5亿元在上海松江建设天长—长三角(上海)科创飞地中心,致力提升区域创新活力。

  五是开展“揭榜挂帅”,强化科创“产学研”。拓展“企业出题、政府立题、高校解题、市场阅题”产学研深度融合路径,建成南京大学天长新材料与能源技术研发中心,推进中南大学天长合金材料研究院建设,“一产业链一研究院一高层次人才团队”发展模式基本形成。推进汊涧镇与江南大学食品学院、铜城镇与滁州学院化工学院、大通镇与安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合作,打造“一镇一院”科研平台。成立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天长研究院,与兰州大学淮安研究院合作成立兰州大学天长科创中心,成功引进江苏省国家级孵化器启扉科技。截至2024年9月底,全市已建成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34家,省级工程研究中心2家,省级产业创新中心1家。


原文链接:https://kjt.ah.gov.cn/kjzx/jckj/12256048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化工舆情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兴业电子商务股份有限公司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联系电话:010-69940054 010-80447989 监督电话:1727675229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huanbaofzxczx@163.com  客服QQ:2834255374 通联QQ:3404733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