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访问化工舆情网!
化工舆情网

当前所在:首页 > 热点专题 > 正文

由“破”到“立” 白云鄂博全国重点实验室加速建设 成绩斐然

发布时间:2024-11-05 来源: 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作者:佚名

  记者11月1日从包钢集团了解到,由白云鄂博全国重点实验室承担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白云鄂博超大型稀土—铌矿床的时空演化和资源量》项目取得重大进展。项目通过对白云鄂博矿床中稀土和铌资源的时间演化、空间分布以及资源量的研究,为稀土和铌资源的高效回收、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实验室科研人员正在分析检测矿物成分。

  据介绍,2022年11月,白云鄂博国家重点实验室优化重组为全国重点实验室,仅一字之差,背后却发生了持续深刻的变革。实验室优化重组以来,聚焦重大国家战略,相继组织开展“稀土、铌、萤石、钍等资源精细化利用地质评价”“混合稀土精矿酸碱浆化分解工艺及烟气资源化利用技术集成示范”“高矫顽力多相共存稀土钴基永磁材料制备”等国家级项目25项;“包头混合稀土精矿清洁冶炼新技术及准备”“高性能各向异性热压钕铁硼永磁材料产业化技术开发”等自治区科技项目27项。实验室的带动引领和科技支撑作用得到更好发挥,科技创新活力持续释放,为包头市建设“两个稀土基地”、打造“世界稀土之都”提供了有力支撑。

  包头稀土研究院白云鄂博稀土资源研究与综合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科研人员孙庆博士告诉记者,从2023年4月项目成立之初,他就参与其中。据他介绍,该项目由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包钢集团公司和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共同申报。全国重点实验室的优化重组,不仅为服务国家战略的项目研究带来了更多的政策资金支持,顶尖科研院所“强强联盟”的放活机制,也让青年科研人员有了更大的成长空间。他们从时间方面拟定了白云鄂博铌成矿的成矿时间,并利用多种地球物理手段初步圈定富铌稀土的白银岩体的空间位置,为后续铌稀土资源量的圈定提供了理论依据。

  

  白云鄂博稀土资源研究与综合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聚焦4个研究方向,平台自主科技创新能力持续提升。

  据了解,铌主要应用在超导材料、航空航天、原子能等领域,属于我国稀缺性战略金属资源,铌消费主要依赖进口。白云鄂博矿保有铌资源储量660万吨,但品位低、开发利用程度低,找到铌资源在哪儿,如何采选出来?成为新一代科研人员的使命。截至目前, 白云鄂博全国重点实验室共柔性引进高端人才14人,引进博士研究生5名,硕士研究生21名,实验室现有固定人员174人,45岁以下青年人才占比达72%。

  包头稀土研究院科研管理部副部长袁卫星表示: “我们要做‘单项冠军’而不是‘全能选手’。目前,我们整合了国内相关优势资源和兰州大学以及长沙矿业研究院合作,从基础理论研究着手,攻克关键技术,把全产业链做好,服务于国家的战略需求。”


原文链接:https://kjt.nmg.gov.cn/kjdt/mtjj/202411/t20241103_2601132.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化工舆情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兴业电子商务股份有限公司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联系电话:010-69940054 010-80447989 监督电话:1727675229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huanbaofzxczx@163.com  客服QQ:2834255374 通联QQ:3404733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