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访问化工舆情网!
化工舆情网

当前所在:首页 > 化工书籍 > 正文

链式突破激发产业“聚变效应”

发布时间:2024-11-20 来源: 河北省科学技术厅 作者:佚名

  

  【锚定现代化改革再深化】

  ◎洪恒飞记者江耘

  “由数据资源体系创新联合体开展的‘面向跨云跨域复杂场景下的数据高性能跨域互操作关键技术研究’前不久通过中期验收,整体研究进展达到30%。”11月15日,杭州数梦工场科技有限公司DTSphere产品线运营支持部副部长陆璐告诉科技日报记者。

  从去年7月正式获批创建以来,数据资源体系创新联合体汇聚了数梦工场、蚂蚁集团、浙江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等10余家企业及高校参与创建,并按计划孕育了一批关键技术成果。

  浙江省科技厅成果处四级调研员王少新解释,区别于常规的产学研合作,创新联合体致力于解决产业共性问题,而非单个技术难点,这需要联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和科研单位来系统谋划并解决。

  为强化源头创新,增强创新联合体统筹能力、加强成员间深度合作,当前,浙江省科技厅正着力深化创新联合体体制机制改革,推动关键产业链供应链重要技术、设备、产品实现链式突破,加快建立技术竞争优势,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

  促进创新要素融通

  近两年,以重大科技攻关任务或项目为牵引,浙江省科技厅纵深推进以龙头企业为核心的创新联合体建设,已组建起包括数据资源体系创新联合体在内的创新联合体41家,参与高校院所及医院138家次,涉及上下游企业243家次,在绿色能源、智能网联、工业互联网等领域攻关成效明显。

  目前,浙江正探索建立创新联合体创新要素内外融通机制,支持创新联合体与高能级创新平台加强合作,充分利用实验室和中心资源,实现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融通。

  “‘面向跨云跨域复杂场景下的数据高性能跨域互操作关键技术研究’这一项目,其核心作用在于搭建数据交互平台,帮助业务应用省去复杂的数据后台处理过程,提高数据所有单位的数据管理效能。”陆璐介绍,项目推进过程中,浙江大学依托大数据智能计算重点实验室和区块链与数据安全全国重点实验室,提高了项目研究效率。各成员单位寻找能够融合高校研究成果与企业技术产品的技术场景,实现了创新要素在具体应用中的融合实践。在其中,创新联合体起到了链接资源、融合协调的作用。

  王少新表示,浙江省科技厅将联动省市场监管局等部门,支持创新联合体健全知识产权共享机制,建设重点产业领域专利池,开展标准必要专利布局,实施专利池内部成员单位专利交叉许可和统一对外许可,同时健全高价值专利培育机制,将专利布局嵌入到技术研发过程,将高水平创新成果有效转化为高价值专利。

  确保成果共创共享

  绍兴围绕染料产业基础再造、高端半导体装备等领域,湖州围绕高端制造、智能物流等领域,衢州围绕资源化工、硅基新材料等领域……除省级创新联合体外,浙江各地也在基于地方优势产业积极创建市级创新联合体。

  数月前,在衢州开化,由浙江开化合成材料有限公司牵头组建的硅基新材料绿色智造创新联合体签约成立。随之建立的,还有首席专家制的团队协同创新模式。该公司总经理助理胡家啟介绍,该联合体将重点就硅基新材料绿色制造关键技术、绿色膜分离技术和资源高效高值利用技术开展攻关。

  “创新联合体形成的新技术、新服务,最终要服务于产业发展。”王少新表示,浙江鼓励创新联合体推进多主体全链条科技成果转化验证平台建设,成果通过验证后优先在创新联合体内部转化,直接进入牵头企业供应链,而非仅供单个企业应用。

  谈及成果转化,陆璐坦言,现阶段数据资源创新联合体研究成果主要以解决方案为主,产业带动效应还有待提升。创新联合体各成员应当强化对市场侧、需求端的敏锐度,明晰市场前景,为产品级的创新研发提供支撑。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针对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提出“加强创新资源统筹和力量组织,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建立培育壮大科技领军企业机制,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等具体要求。记者了解到,浙江省科技厅将持续引导创新联合体开展有组织科研,推进跨学科、跨领域、跨机构的高度集成化管理,推动创新联合体设计合理有效的研发投入机制、人才投入和激励机制、利益分配机制、分工协作机制,最大程度释放创新联合体活力。

  


原文链接:https://kjt.hebei.gov.cn/www/xwzx15/tszs42/265259/324720/index.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化工舆情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兴业电子商务股份有限公司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联系电话:010-69940054 010-80447989 监督电话:1727675229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huanbaofzxczx@163.com  客服QQ:2834255374 通联QQ:3404733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