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化工舆情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化工舆情 > 正文

“人工智能+”驱动产业跃迁

时间:2025-09-17 作者:佚名 来源:辽宁省科学技术厅

  

    当前,人工智能蓬勃发展,已成为影响未来产业发展的关键变量;同时,工业互联网也迈进规模化应用的新阶段。二者深度融合、双向赋能,将为新型工业化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我国近期发布《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提出加快实施科学技术、产业发展、消费提质、民生福祉、治理能力、全球合作六大重点行动,为“人工智能+”相关行业发展划定清晰路径。

    紧跟时代风口,本届工业互联网大会将“人工智能+”设为核心命题,旨在汇聚全球行业精英共谋行业发展、凝聚信心共识。

    什么是“人工智能+”?其与“互联网+”有何区别?“通俗来说,‘互联网+’是修好一条信息高速公路,而‘人工智能+’则是让上面的车自动驾驶。”辽宁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潘宏认为,“互联网+”的核心是连接,解决的是信息传递通道;而“人工智能+”不仅是连接,还致力于让机器“理解”和“创造”。

    此次参会,辽河实验室带来的工业具身智能控制系统,能让机器实现“会看”“会听”到“会想”的跃升。所谓“具身智能”,直白地说就是“会思考的机器人”,即“人工智能+物理身体”,可以让人工智能拥有实体,并像人类一样具备感知、思考和行动能力,实现物理上的交互。

    与以往不同,本届工业互联网大会中,“工业大模型+AI智能体”更受关注,一批大模型已从聊天工具升级为“工业大脑”,可以承担工艺优化、故障诊断、代码生成等关键任务。如鞍钢集团利用智能模型优化钢水处理工艺,将生产成本降低15%,废水排放减少21%。用“人工智能+”辅助生产和决策,企业的良品率、能耗比等指标均有改善。

    不仅生产领域,“人工智能+教育”如今还推动传统教育模式、教学方法和学习体验发生改变。“可以培育‘AI学伴’,用AI总结知识框架、检验学习成果。”辽宁向日葵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艳飞介绍,目前公司正从资源开发、场景落地应用等方面布局,做好因材施教。

    人工智能的兴起,会导致工业互联网黯然失色吗?

    “当然不会。人工智能和工业互联网的技术基础都是数据、网络、算力,都有推动产业数智转型高质量发展的共同目标,都可聚焦到智能制造上,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要手段,但同时各有功能定位。因此,两者既不能互相代替,也不能互相割裂。”大会期间,一位业内权威专家这样解释。

    无论是互联网还是人工智能,都是通用性技术。近年来,人工智能在技术上快速迭代,展现出较强的通识能力,已经从只能面向特定场景、完成特定任务进化为可“举一反三”地完成普遍性任务,基本具备了向各行业各领域融合应用的条件。“在现阶段,启动实施‘人工智能+’行动,既是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举措,也是推动数字经济向智能经济和智能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这一观点已成为与会嘉宾的共识。 

  


原文链接:https://kjt.ln.gov.cn/kjt/cxdt/2025090809171050581/index.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化工舆情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兴业电子商务股份有限公司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联系电话:010-69940054 010-80447989 监督电话:1727675229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huanbaofzxczx@163.com  客服QQ:2834255374 通联QQ:3404733191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