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化工舆情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化工舆情 > 正文

助力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

时间:2025-09-17 作者:佚名 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来源:自治区人大 整理:佘鸿雁 制图:王兀)

  科技成果转化是科技创新“最后一公里”,只有让科技成果顺畅地“运转”起来,才能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自治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于2018年7月修订,为广西科技成果转化提供了坚实法治保障。条例贯彻实施成效如何?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开展了专项执法检查。

  4月至7月,自治区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深入南宁、桂林、梧州、防城港、崇左等5市36家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等开展条例实施情况专项执法检查,并委托柳州、钦州、贵港、百色、贺州市人大常委会在本行政区域内开展执法检查。执法检查组带着问题去、奔着问题查、盯着问题改,力争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关键点、深水区、结合部、缺失处提出意见建议,以高质量立法供给服务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助力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

  从检查结果来看,条例实施以来,全区围绕建设高水平创新型广西,坚持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同时发力,取得较好成效。但仍存在多重短板亟待破解——如条例第3条规定,在科技成果转化活动中,政府应当发挥引导作用,研究开发机构、高等院校应当发挥创新源头作用。检查发现,政府引导撬动作用有待增强,研发经费增长难以达到预期目标。企业作为科技成果转化的主体地位仍不突出,龙头企业研发投入达不到国家龙头型科技领军企业推荐标准,优质中小企业数量较少。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的平台载体相对薄弱,政府、高校、科研机构主导的科技成果转化平台总体不强。相比发达地区,我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服务有很大差距,有关激励转化科技成果的规定落实还不到位。

  如何破解这些障碍,释活力、促转化?执法检查报告提出多项举措:落实政府法定责任,持续优化完善科技成果转化体制机制;选择重点主攻方向,以集群式科技成果转化促进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大科技型企业培育力度,发挥企业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主体作用;大力补齐科技服务业短板,提升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效率;加强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

  自治区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在审议执法检查报告时进一步强调,要把科技创新作为提升广西发展竞争力的主要切入点,特别要创新观念和体制机制。不要因广西科技基础薄,科技发展条件不足而妄自菲薄,要以更加开放务实的姿态,突破思维定势,坚定发展信心。要选择重点主攻方向,以集群式科技成果转化促进发展新质生产力。要着眼长远,把教育科技人才摆在更突出的位置,加强一体化发展,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充分发挥后发优势,实现弯道超车。

  2021—2023年,我区高校、科研机构实现科技成果转化15296项,年均增长率为26.15%;转化合同金额27.84亿元,年均增长率为29.81%,成果转化效能呈快速上升趋势。

  2024年,广西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提升至22%,战略性新兴产业对工业增长贡献率达32%,新产业新品种对工业增长贡献率超50%,高新技术企业保有量位居西部地区第四位。

  《中国区域科技创新评价报告》显示,我区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从2020年的48.29%提升到2024年的51.79%,跃居全国区域创新第二梯队、创历史新高。(广西云-广西日报记者 佘鸿雁)

  

  文件下载:

  


原文链接:http://kjt.gxzf.gov.cn/dtxx_59340/kjdt/t25924140.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化工舆情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兴业电子商务股份有限公司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联系电话:010-69940054 010-80447989 监督电话:1727675229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huanbaofzxczx@163.com  客服QQ:2834255374 通联QQ:3404733191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