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谈论人才的时候,我们在谈论什么?
是城市的核心竞争力,更是国家的未来发展。
作为经济总量超1.3万亿元的经济大市,佛山的成就源于人才;站在新旧动能转换的关口,佛山的未来也必然依靠人才。
今年9月27日,佛山将迎来第4个“企业家日”“人才日”。连续4年以城之名致敬人才,向外界传递出一个重要的信号——爱才惜才、重才敬才,早已内化为这座城市的精神内涵。
近者悦,远者来。截至目前,佛山全市人才总量超248万人,领军人才超500人,博士超7600人,技能人才超149.6万人。
留住人才、用好人才的背后,是佛山市委、市政府以系统思维和长远眼光布局人才战略,与城市的发展目标紧密协同,为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提供内生动力。
●南方日报记者王蓓蓓
政策引才▶▷
从“大水漫灌”到“精准滴灌”
抓人才就是抓发展,谋人才就是谋未来。
这几年,佛山对人才工作愈发重视。不论是从年初佛山召开的全市高质量发展大会,还是市委十三届九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等各个重要会议现场,人才都被摆在突出位置。
佛山提出,要发挥人才支撑作用。突出高校培养人才、企业承载人才、平台牵引人才,完善人才发现、选拔、评价机制,加大人才松绑、减负、赋能力度。
这意味着,佛山要全方位构建人才“引育用留”工作体系,也意味着人才政策体系将开启新一轮优化。
“真金白银”的政策必不可少。但是相比于过去“大水漫灌”提供人才补贴、统一的人才公寓等,如今的人才政策,锚定“再造一个新佛山”的目标,更加紧贴产业需求、也更直击人才“心巴”,以“精准滴灌”的形式构建了一个多维度的政策矩阵。
目前,佛山已搭建起高低有序的“2+N”人才政策,出台《关于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创新高地的意见》《佛山市人才引育扶持工作实施细则》《佛山市重点扶持人才目录》等,形成全链条人才政策体系。
新的政策体系与产业“强关联”。佛山先后围绕重点产业如电子信息、先进制造、新能源、生物医药等领域,引进省市创新团队。
新的政策体系“重青年”。今年,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提出实施“百万英才汇南粤”行动计划,佛山乘势而上,提出全年吸引超10万名大学生来佛山就业创业的目标。
不久后,佛山便围绕青年人才最关心的住房、生活成本和发展空间等问题,推出了《青年人才友好型城市八项措施》,例如七天免费住,市外应届生可入住青年人才驿站;租房有补贴,硕士、高级技师每月补贴750元,博士免租一年;购房有实惠,领军人才最高补贴1000万元,博士后补贴30万元;文旅大礼包,省外毕业生免费游祖庙、西樵山等景区。
初出茅庐的大学生,最需要的可能是一个安身之所;寻找机会的博士,更关注科研经费和事业舞台……不同层次的人才有着不同的需求,暗含着佛山对人才结构深刻的理解。
今年4月,佛山成功承办“百万英才汇南粤”广东省N城联动南京站春季招聘活动,通过发动企业提供优质岗位,走进江苏等地区高校开展人才政策宣讲,组织开展系列人才招聘活动,年内已吸纳超过10万高校毕业生到佛山就业创业,成功达成目标。
新的政策体系“投资多”。目前,佛山正着手修订《佛山英才计划科技创业团队资助办法》,优化团队资助模式,推动支持从财政资金投入为主向注重社会资本投资转变,为科创人才提供更强大的后盾。
下了功夫总有人看得见。去年,佛山获评“全国人才友好型城市”“最佳引才城市”,在扩大人才规模、优化人才结构上取得积极成效,对高素质人才的吸引力与日俱增。
平台留才▶▷
一流舞台支持一流人才
南海丹灶,一支平均年龄不到40岁的科研团队,用一把火烧出了两项“全球首个”;佛山禅城,国内首个固态储氢电网侧储能型加氢站用大型储氢装置在这里诞生……
吸引人才不能仅靠政策,更要有能让人才施展才华、成就事业的舞台。
佛山最大的优势,就在于其完整的制造业生态体系——31个工业大类,覆盖研发设计、中试验证、生产制造、营销服务等多个环节……这不仅是城市的硬核资产,也是人才工作的战略资源。
正是因为理解人才自我实现的追求,佛山全力打造各类创新载体,成为聚才、留才的“强磁场”。
佛山人才密度哪里最高?要看“一区一园一城”——
近年来,佛山高标准建设佛山国家高新区、佛山人才创新灯塔产业园、三龙湾科技城等“一区一园一城”科技创新平台,推进香港(佛山)科创转化合作区规划工作,构建一体化、多层次的科技创新网络,这里聚集了全市80%的科创和人才资源。
佛山的新平台在哪里?文翰湖国际科创合作区强势崛起——
去年以来,佛山依托三龙湾科技城整合创新要素,将文翰湖国际科创合作区努力打造为人才集聚地、创新策源地,吸引了包括虎牙全球研发总部、欢聚集团产业互联总部、宏旺集团总部、尼得科华南总部、中科安齿总部在内的大批科创龙头企业项目落户发展。
季华实验室、仙湖实验室更是佛山科创平台的一面旗帜——
目前,季华实验室集聚科研人员超1200名,牵头实施“璀璨行动”,自主研制出全国首台高分辨率喷墨打印成套装备;仙湖实验室牵头建设国内首个“先进零碳燃烧技术联合创新研发中心”,建成全球首条陶瓷工业氨氢零碳燃烧技术示范量产线。
功夫传天下、英才聚佛山。
佛山从政策、平台、服务等各个领域,构建人才近悦远来的发展生态,让人才之强成就科技之强。
■链接
暖心服务解决人才
干事创业后顾之忧
“政府不仅解决了我的住房问题,还给了我资金补助等人才福利,服务很贴心,我愿意留下来,为这里的发展多作贡献。”广东嘉腾机器人自动化有限公司首席工程师徐斌在谈到为何多年扎根佛山时,向这座城市深情告白。
解除了后顾之忧,徐斌得以心无旁骛。他带领团队成功突破高转矩、低底盘全向移动等核心技术难关,打破国外技术垄断。
人才服务无小事,秉持着这样的理念,佛山在人才服务领域不断创新,营造更加宜居宜业宜创新的人才发展环境。
“一卡一码”整合线上人才服务。2019年,佛山在全省率先落实省人才优粤卡相关政策,创新推出优粤佛山卡,6年来已为数十万人次提供入户、安居、场地预约、人才专属贷款、子女入学等人才专属服务;去年,佛山人才码面世,一码整合餐饮购物、文体旅游、人才专属贷款、人才联谊、公积金优惠等48项服务。
安居体系解决人才住房头等大事。今年,佛山创新构建货币、实物配置相结合的人才安居体系,常态化开展“优才安居宜居”工作,推动当地国有企业、房地产公司、金融机构等组建人才安居服务联盟,通过“安居票、安居惠、安居贷”融合模式,为人才提供涵盖购房补贴、购房优惠和金融支持等全链条服务。
服务专区建强阵地。除此之外,佛山还建有高层次人才服务专区、国际人才“一站式”服务专区、三龙湾国际人才客厅等48个线下服务阵地,组建242名专兼职结合的人才服务专员队伍,形成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一体式服务矩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