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北京9月24日电(记者薛岩)24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应急管理部部长王祥喜在会上表示,“十四五”时期,我国应急处置更加高效,累计启动国家救灾应急响应85次,有效应对了四川泸定地震、重庆山火、京津冀特大暴雨洪涝、甘肃榆中山洪等重大灾害。
数据显示,“十四五”规划应急管理的主要指标提前完成。在安全生产方面,与“十三五”期末相比,2024年全国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下降28.4%,重特大事故起数首次降到个位数。今年以来,我国生产安全事故起数、死亡人数还在持续下降。在自然灾害方面,2021年至2024年,我国平均受灾人次、因灾死亡失踪人数、因灾直接经济损失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较“十三五”时期分别下降31.3%、23%和34.3%。
“十四五”时期,我国应急管理在理念和实践上实现重大提升,即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我们把‘防得住’作为硬道理,全面加强了‘防’的工作。”王祥喜介绍,应急管理部实施提高自然灾害防治能力九项重点工程,并开展了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一项数据有力证明了“防”的成效:在专项整治后,电动自行车火灾事故伤亡人数比整治前下降了86%。
在队伍能力建设方面,“十四五”期间,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规模增至近22万人。应急管理部基本建成6个国家区域应急救援中心,组建113支国家安全生产和18支国家工程救援专业队伍,社会应急力量实现规范发展。
在科技兴安方面,“十四五”时期,应急管理部实施了装备创新发展行动,以新质生产力赋能新质战斗力,一批先进装备投入使用,比如2架新舟60灭火飞机交付列装,实现我国大中型固定翼灭火飞机零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