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政府新闻办9月26号召开新闻发布会,就日前出台的《安徽省天使母基金群高质量运营指引》作政策解读。
《安徽省天使母基金群高质量运营指引》共八章二十一条,对基金群运营提出系统规范和引导措施,旨在解决基金的投资定位、耐心伴随、慎投怯投等问题。
“天使基金群”是指省科技厅对口主管的省雏鹰计划专项基金、省新型研发机构专项基金、省科技成果转化基金和省级种子基金二期母子基金集群。《指引》明确,基金运营要遵循“四投”标准,即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例如,允许母基金对单个子基金的出资比例最高可达70%。这一举措直击早期投资“风险高、社会资本不敢投”的痛点,通过提高政府出资比例,有效增强社会资本参与早期硬科技项目的意愿。
安徽省科技厅副厅长谭海斌:建立了专项评价体系,将基金“领投首投率”、“硬科技”项目占比、关键技术突破、优秀人才招引等作为核心考核指标,引导基金投向创新潜力项目。
《指引》聚焦机制创新,提出“延存续期”,对于运营绩效优秀的母基金,经审批后存续期可延长至20年,允许适度延长关键期、高成长企业退出时间,有效避免“急投急退”。
安徽省财政厅副厅长张丰:这一设计与周期长、失败率高的早期项目相匹配,与科创企业发展生命周期同步,突出政府投资基金政府引导性与政策性定位,体现了“长期资本、耐心资本”的理念,为我省科技创新提供长期稳定的资金支持。
《指引》强调,基金考核评价、审计、巡视、国资监管考核应以基金整体项目投资核算为依据,不以单一子基金或单个投资项目损失论英雄,进一步“优化容错”,解决慎投怯投问题。
安徽较早在全国设立天使基金,截至今年8月底,安徽省天使母基金群已经取得显著成效,省财政以18.7亿元实缴出资,撬动社会资本40多亿元,实现多层次资本协同入皖,赋能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转型升级。
省国有金融资本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潘友华:4只天使母基金群累计投资项目250个,投资的项目中,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111家、安徽首台(套)项目15个、独角兽企业3家。坚持“投早投小”,硬科技投资导向鲜明。(安徽台吴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