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化工舆情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化工资讯 > 正文

破解甜菜种源“卡脖子”难题!NT39106刷新亩产品质双纪录

时间:2025-10-10 作者:佚名 来源: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近日,在国产甜菜品种现场观摩鉴评会上,国产甜菜单胚新品种NT39106鉴评结果为亩产4004.13公斤、含糖率17.50%,其田间表现为下一步国产适宜机械化作业甜菜单胚品种的大面积推广奠定了坚实基础。

  

  测产现场,由内蒙古糖业协会、国家糖料产业技术体系、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等单位组成的专家组,在四子王旗小沟村500亩连片种植示范区,严格按照甜菜测产流程进行随机取样和测产。产量经20%缩值计算后,该品种亩产达4004.13公斤,较当地种植的国外对照品种提高4.57%;含糖率17.50%,较对照提高0.48度;亩产糖量700.88公斤,较对照提高7.54%,在产量、含糖量与抗病性方面均表现突出。

  我国甜菜种质资源匮乏,野生资源少,配合力优良的品种有限,极大制约自育甜菜品种的选育速度和品种质量。2022年,赤峰市伯惠生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牵头,联合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等6家科研单位及高校组建“创新联合体”,实施自治区“揭榜挂帅”种业科技创新重大示范工程“甜菜优异种质创制与适宜机械化作业品种选育”项目,其中自治区专项经费支持1200万元,企业配套资金2400万元。项目团队历经多年攻关,成功选育出适宜机械化作业的甜菜单胚抗丛根病雄性不育杂交种NT39106,并配套丸粒化种子加工技术,实现国产甜菜品种“从零到一”的突破。该品种不仅有效降低用种成本、提升制糖效益,还显著增强甜菜产业自主可控能力。

  现场鉴评专家对国产甜菜单胚品种NT39106给予高度评价。目前,国产品种NT39106示范面积已扩展至近3万亩,推广已辐射自治区多个糖料产区,为破解甜菜种源“卡脖子”问题、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原文链接:https://kjt.nmg.gov.cn/kjdt/gzdt/kjtgz/202509/t20250930_2798836.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化工舆情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兴业电子商务股份有限公司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联系电话:010-69940054 010-80447989 监督电话:1727675229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huanbaofzxczx@163.com  客服QQ:2834255374 通联QQ:3404733191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