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新技术试验卫星获首批科学成果
科技日报北京9月5日电(记者陆成宽)5日,记者从中科院获悉,经过一个月的在轨测试,由该院微小卫星创新院抓总研制的创新X系列首发星,即空间新技术试验卫星(SATech-01)工作正常,搭载的多个科学载荷按计划开展了测试,并获得首批科学成果。
SATech-01卫星搭载的伽马射线暴探测载荷(HEBS)已首次加电开始在轨测试。在此期间,HEBS探测到其在轨运行以来的首个伽马暴,表明HEBS已经具备伽马暴的探测研究能力。HEBS与我国前期发射运行的“慧眼”卫星和“怀柔一号”极目卫星已组成伽马射线爆发天体探测网络。
同时,SATech-01卫星搭载的龙虾眼宽视场X射线望远镜载荷成功获得一批天体的真实X射线实测图像和能谱,这是国际上首次获得并公开发布的宽视场X射线聚焦成像天图。
对此,中科院高能所研究员张双南表示,宽视场X射线望远镜与HEBS同时同视场的观测特别令人期待,尤其是对于新的爆发天体和现象,不但能够获得很宽能段的X射线和伽马射线能谱与光变,X射线望远镜还能够精确定位,这个能力目前在国际上是独一无二的,预期会有很激动人心的科学发现。
由中科院西光所研制的全铝自由曲面相机,也随SATech-01卫星发射,并获得了首批图像。其中,对地观测正常工作模式下拍摄的地物可见光全色图像表明,成像幅宽和分辨率等指标均达到设计要求,图像清晰。
此外,中科院工程热物理所研制的无机材料太空固化验证平台,也已在SATech-01卫星上开展材料的在轨加热测试。结果表明,无机材料已基本固化,未发生结构损伤,该项测试将为未来建造大型充气展开式柔性太空舱提供技术储备。
除上述有效载荷外,地球磁场精密测量仪(CPT)、展开式辐射器、先进热控材料等一些新材料、新技术验证载荷也已陆续在轨开机,将获得测试结果。
“一个月的在轨测试获得如此多的科学成果,令人振奋,也说明这种新技术的快速验证思路非常正确。”创新X系列卫星首席科学家、中科院微小卫星创新院研究员龚建村说。
据了解,SATech-01卫星于7月27日12时12分由“力箭一号”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未来,中科院微小卫星创新院与运载火箭方将联合建立“航班式”新技术飞行验证模式,提供常态化、开放式、低成本服务,助力越来越多的科学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太空。
原文链接:https://kjt.hebei.gov.cn/www/kxpj22/kjqy89/268607/index.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下一篇:重庆大学镁电池项目获国际大奖
最新加入
2024-12-25生态环境部公布第三批...
2024-12-24关于公示2024年第...
2024-12-24巴彦淖尔市科技系统扎...
2024-12-24克拉玛依市科技创新大...
2024-12-24青科力量的田野情怀
2024-12-24青创前沿 | 包金小...
2024-12-24自治区科技厅举行宪法...
2024-12-24科技“突围”工程储能...
2024-12-24国产桌面操作系统发布...
热门资讯
2021-01-28落实综合监管要求,盯...
2021-01-28河南能源监管办迅速传...
2021-01-28河南能源监管办强化供...
2021-01-28河南能源监管办开展党...
2021-03-19驻信阳市生态环境局纪...
2021-03-19中共河南省生态环境厅...
2019-03-12北大在常温常压水相电...
2021-03-19省生态环境厅王喜云副...
2021-03-19省生态环境厅召开20...
2021-03-19生态环境厅召开巡视整...